作者:娄义志
娄氏繁衍的热土,主要在今日之桐梓县境北部,重庆綦江、万盛、南川一带。假定:没有桐梓及重庆邻边的这片热土,就没有黔渝边娄氏族人的繁衍之地,更没有今日黔渝边娄氏之辉煌。因此,在谈夜郎边的开发之前,首先要认识和了解桐梓,认识和了解綦江、万盛、南川等地。以上虽都是娄氏繁衍之地,但桐梓是娄氏最早最根本的栖息和繁衍之所,因此又以介绍和了解桐梓为主。介绍和了解它们,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能够帮助更好地认识娄氏的繁衍及其社会活动的。
第一节 桐梓的历史沿革和自然条件
一、历史沿革
今桐梓县境内,在唐代前无县级及其以上行政建置。先后隶属于蜀、巴、鳖、
犍为、鄨、牂牁、平夷、平蛮、柯盈、播州、带水等。
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置溱州,为溱溪郡,并置扶欢、荣懿、乐来3县隶之。置播川镇,以川中有降珍山为珍州,名
夜郎郡,领荣德、夜郎、丽皋、
乐源4县,夜郎县治及珍州州治均在今桐梓县夜郎坝。至此桐梓地分3州:
蒙山以南属带水县隶于播州,松坎至蒙山间属夜郎县隶
于珍州夜郎郡,松坎以北属扶欢、荣懿两县隶于溱州。
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废珍州,所领县改属溱州。自此,溱州领荣懿、扶欢、夜郎、丽皋、乐源5县。县境蒙山以南属带水县隶于播州。并隶于江南道黔中
采访使。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南诏攻占播州。收复后,不久又失陷。乾符三年(公元876年),
杨端及八姓族人收复播州,自此桐梓蒙山以南地区遂为杨氏世有,蒙山以北各地为娄、梁、赵等族势力范围。五代时先后属前蜀、后唐、后蜀。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改珍州为西高州,仍名夜郎郡,领属不变,隶
夔州路。桐梓境内建置不变。宝佑六年(1258年),置播川县地为鼎山县,隶于南平军,移治于鼎山城。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在西南部分地区,设土司、土官。是年正月,改鼎山县名播川县,仍治鼎山城,隶于播州安抚司。
明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土归流,置桐梓县,隶于
四川布政使司
遵义军民府。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改四川布政使司为四川省,桐梓隶属仍旧。
清
顺治一年至十五年(公元1644~1658年),桐梓地属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遵义府。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以后,改隶贵州省。
1949年,隶于
遵义专区。1979年改称遵义地区,1997年属
遵义市至今。
二、自然条件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属革命老区
遵义市市辖县,与
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南北最长处81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国土总面积3202平方公里,
川黔铁路、210国道和
兰海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县城至
贵阳、重庆行车时间2小时左右。 桐梓县辖8乡16镇,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52万余人。居住人口主要是汉族,少数民族很少,人口稍多一点的少数民族有
苗族。
地形地貌:桐梓县位于黔北山地与
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
冰川作用显著,溶蚀、侵蚀并存,形成了独特的
地貌景观,属黔北
中山峡谷区。全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形状,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各具特征的
地貌单元。县境内兼有山原、中山、丘陵、
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多种
地貌形态,且岩溶广布,石峰林立,洼地、漏斗、竖井、盲谷比比皆是,暗河、
溶洞十分发育。
桐梓县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峰为狮溪镇柏枝
山南牛角寨海拔2227米,最低点为坡渡镇渝黔界河面,海拔310米(海拔最高最低都在古娄化里境内),相对高差达1917米。
主要山脉:桐梓县山脉均系
大娄山山脉的支脉,大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蒙山山脉系娄山山脉的支脉,主脉由娄山山脉中部西行横亘于县境中部后再向南、北向延展,南至十二茅坡,北达尧龙山。主脉凉风垭呈东南向,是县境南北分异的分水岭,其南为浅切割的中山、坝子,其北为深切割的中山峡谷。县境内海拔大于1700米的主要山峰有18座,柏枝山牛角寨为黔北第一高峰。
水文:县内河流均属
长江水系,分属长江上游干流区赤水河、
綦江河和乌江水系,计有大于20平方公里
流域面积的河流57条,总长度831.48公里,河网密度0.26公里/平方公里。河流等级为:干流7条,
一级支流32条,二级支流18条。主要河流桐梓河、松坎河、羊磴河
集雨面积2919.45平方公里。
桐梓河主流总长度91公里,总集雨面积2254.45平方公里(县境内集雨面积1162.5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流21条,多年平均流量17.76立方米/秒,
多年平均径流量6.25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溱溪河、天门河、
混子河(小河)、
高桥河、斋郎河、风水河、盘龙河等。
松坎河总长度64.55公里(县内55.3公里),总集雨面积1103.96平方公里(县内集雨面积1039平方公里),境内有木瓜河、水
柴河、新站河等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流17条。
羊磴河总长87.23公里(县境内54.93公里),总集雨面积1126.56平方公里(县内集雨面积717.95平方公里),境内有羊岗溪、鲤鱼河、
马桑坎河等集雨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支流10条。
气候:桐梓属中亚热带
高原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四季不甚分明,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
无霜期长,春暖风和,时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多旱,热而不酷,秋温陡降有绵雨、“秋风”,冬无严寒,多云寡照,偶有凝冻,垂直地域分布差异大,立体气候显著。
境内多年平均阴天数245天,多年平均
日照时数1091.6小时。年均温14.6℃,极端最高气温有37℃,极端最低气温-7℃。
年平均降雨量1038.8毫米。由于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差异显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土壤:县境内土壤有水稻土、潮泥土、黄壤、石灰土、紫色土、黄棕壤6个土类,面积434.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0.49%。其中酸性土壤46.37万亩,微酸性土壤238.76万亩,中性土壤122.41万亩,微碱性土壤9.04万亩。
1981-1986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表明:普查期内全县土地总面积480万亩,其中耕地133.13万亩(稻田37.89万亩,旱地95.24万亩),林地184.04万亩,疏林草地10.3万亩,水域4.52万亩,未利用土地31.92万亩。
植物资源:县境地处
亚热带东部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向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气候上同时受东南
太平洋季风、西部
印度洋暖流和北部
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加上地形复杂,造成差异明显的立体生态环境,为多种
陆生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
植物区系15个地理成份中,桐梓县不同程度地具备了13个地理成份。境内珍稀植物较多,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有
银杉、珙桐,二类保护树种有黄杉、香果树、青钱柳、水青树、红椿等,三类保护树种有穗花杉、
厚朴、楠木等。县境内已发现中药材品种约千余种。方竹林总面积44万亩。
矿产资源:县境内初步查明矿藏29种,计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多处,矿点52处,矿化点11处。其中
煤炭储量47.72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石灰石分布极广,储量丰富,不少地区石灰岩质量较高,达到化工、水泥、玻璃和冶金用石灰岩I级标准。钾矿分布广泛。另有黄铁矿、菱铁矿、滑石、高岭土、
白云岩、石英砂岩矿、商品大理石、方解石、石膏、赤铁矿、铅锌矿、
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夜郎边、归化司及后来的娄化里,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环境中进行开发的,而且处在凉风垭以北深切割的中山峡谷地带,县内高山深谷,多集中于此。
在桐梓这片诱人的土地上,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二十万年前,这里就生活着桐梓人,汉、唐时代,居住着古老神秘的夜郎人,唐宋元明,以娄、梁、成、赵、令狐、杨、王、张、犹、田、罗、郑为代表的大姓族人和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建设了相对繁荣富裕的珍、溱二州,民国时期,桐梓系军政集团在贵州省政治、军事、经济上大显身手。而所有这些,都为娄梁二姓开发夜郎边奠定了基础,这些客观条件,给娄梁二姓族人对当地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节 古代桐梓
在桐梓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岩灰洞人,古夜郎人,杨氏土官政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厚重和坚实的脚印。不得不对他们表示尊敬,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回顾和认识。
一、二十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原始人类,他们叫桐梓岩灰洞人或叫桐梓人。
《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均专刊“桐梓人”条目记载:“桐梓人我国古人化石。1972年在贵州桐梓岩灰洞发现,故名。岩灰洞位于九坝乡柴山岗半坡,下距河面32米,向阳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状,所以当地人都叫它岩灰洞。岩灰洞洞高三十余米,宽十八米,洞门口外两侧石壁上,稀稀落落生长着灌木丛。岩灰洞属于发育二迭纪厚层灰岩的喀斯特溶洞,洞口向西南。1971年冬,贵州地质局112地质队的工人何仁,在这个小洞内发现了化石,向有关单位反映,引起重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专家张森水、吴茂林,在贵州省博物馆、112地质队的协助下,对这个埋没一、二十万年之久的古洞进行发掘,清理出古人类化石,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以及石器。岩灰洞人类化石的出土,宣告了贵州省发现古人类化石。在一、二十万年前贵州高原居住有人类,它是文明古国在贵州高原的又一证据。
1972年在岩灰洞出土的化石有:金丝猴、猩猩、狼、古爪哇豺、柯氏熊、虎、豹、巨貘、鬣狗、中国犀、野猪、鹿、牛、鬣羚、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硕豪猪、竹鼠等25种动物化石;两枚人类牙齿化石,一件为右上侧门齿,为老年个体;另一件为右上第一臼齿,为青年个体。出土的古人类牙齿,大小、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十分相似,与现代人的牙齿大小不相同。在发掘岩灰洞时,还出土打制石器七十多件,这些石制器大部分打磨粗糙,人工痕迹依稀可见。但也有少数比较精制 ,如带尖角的刮削器。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原始人类用火的痕迹——炭屑和几块烧骨。用火化石的发现,也是我国南方迄今为止发现用火痕迹最早的证据。
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发展进化史上的关键一环,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桐梓人”。当时,《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消息公布后,16个国家的电台、报刊纷纷转载和报道。不少国家发表文章评价其重大意义。
“桐梓人”的发现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关注,是由于它填补了古人类发展进化年代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在这以前,仅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70万年的兰田人、60万年的北京人、50万年的马坎人、40万年的长阳人、30万年的丁村人、10万年的观音洞人、4万年的柳江人。唯独空缺2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化石。“桐梓人”的发现正好连接上这一人类发展进化的链条。
虽然不知道二十万年前桐梓人的具体生存状况,不知道他们的生产生活,不知道他们的繁衍发展,不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他们是桐梓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先民,在原始蒙昧时期,他们对桐梓这片热土的发现和保护,也一定尽了他们的微薄之力。
二、桐梓又是古夜郎国的故土之一。古夜郎人,从战国走来,逐渐汇入中华民族团结融合的历史大潮之中。在唐代,在桐梓这片土地上,后夜郎人辛勤耕耘,兴旺发达,建立起大名鼎鼎的、在黔中道相对发达的夜郎郡县。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大约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汉武帝时,
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史记》言,夜郎精兵可得十万),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
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
金印。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
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
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
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夜郎灭国于西汉末期,
汉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从此,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夜郎国存在了约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
西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汉开发西南夷后,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大战略中,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两晋时代,安顺地区的夜郎人又兴起,建立了夜郎郡。到公元554年,(梁元帝承圣三年)“昆明暴蛮”攻占夜郎故地,残杀夜郎人民,夜郎人大逃窜,一支逃往湘黔边界地区,即今凤凰和铜仁之间地区;一支逃往黔北古夜郎侍从领地鳖国的桐梓夜郎坝一带,后来湘黔边界的夜郎人又陆续迁来这里。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了唐代,桐梓一带的夜郎人又兴旺起来,建立起夜郎郡和夜郎县。直到北宋宣和二年撤销。夜郎国、夜郎郡县虽已成为过去,但是曾经的古夜郎人,尤其是唐代夜郎郡县的先人们,为后来的人们开发和建设这片土地打下了基础。
李白流放夜郎,一说没有走到目的地夜郎坝,但他对夜郎的诗文描写,说明他已进入夜郎腹地,说明被流放夜郎的确是事实。《娄山关志》记载:清代黎庶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考据,著文《李白至夜郎考》。赵遵律、陈怀仁、李独清、王燕玉、张才良、王义全、胡大宇等撰文多角度证明李白到了夜郎,并推出李白流放夜郎的起止时间为唐乾元元年(758年)仲春至唐上元元年(760年)闰四月。众多文人写到李白贬谪夜郎一事……。他在此间创作了大量重要诗篇,有《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南流夜郎寄内》、《流夜郎闻酺不预》、《夜郎题葵叶》、《流夜郎赠辛判官》等……。大娄山给了李白无限的诗意,李白也给这片土地无限的惠泽,娄山一带的人们把李白看成自己的精神之师,为之建祠宇、设墓冢、竖碑碣,在娄山关南北、川黔古道一带,多处留下纪念诗人的遗迹。
李白咏及夜郎山水诗词三十余首,今桐梓县新站镇上犹存自夜郎坝白碑台运至的诗碑两块,镌刻其诗五首,碑一第三首为《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练金骨。
另《题楼山石笋》:
石笋如卓笔,书之山之颠,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李白对夜郎风景的这些描写,假如他没有到过夜郎,能凭空写出来吗?
这里,不讨论李白到没到过夜郎,要注意的是,从李白的流放看,还可以说明当时当地社会状况和生产力发展的以下几点事实:一是在唐代,夜郎县已经是纳入唐朝统一管理的一个郡县(当时又是夜郎郡,郡县同治),只有在朝廷能够直接管辖的建置内,才可能流放犯错误的官员。这说明,当今桐梓县的开发,还是比较早的。二是这时的夜郎人,虽然还比较落后,但已经不是原始野蛮人,而是受唐代先进经济文化影响,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三是这里的生产力,与中原地区相比较,还是相对落后,自然条件,还是相对恶劣,否则,也不会流放李白来此受罪。
到南宋时,这里出过两进士,说明先进的唐宋文化已深入此地。也从侧面一定程度上说明与夜郎郡县为邻的夜郎边、归化司当时的社会进步状况。据《桐梓县志》载:犹道明,字行之。宋宁宗嘉定间进士,其先五世祖崇义,太原人,于唐僖宗乾符元年,以都总管奉命平黔、蜀蛮,乱平,遂镇有其地。子朝觐,以播、瓮万户,从征黄巢,转战数省,阵亡,特予世袭,立祠祀焉。道明少时,随其父堂朝京师,请入国学肆业。后登进士,官授秘书。……旋迁集贤殿正字。有读书处在治北二百四十里之扶欢上坝。其故宅在元田坝,距城十五里,今已为令狐氏业矣。……《瓮安县志》谓:“文采为播州首选”。
赵炎卯,宋宁宗嘉定间进士(《四川通志》),也成为这片故土之荣耀。赵炎卯其它情况不详。
如果算上赵高峰,宋代实有三进士。《桐梓县志·人物志》载:“赵高峰,今桐梓人,官至长沙太守。元祐八年告归,敕赐所居名青莲院,著有诗集,今亡《黄志》。”根据《桐梓县志》付同形书《赵高峰溪源铜台墓志铭》记载:“赵氏之盛,散见天下。其由晋入黔者,自唐乾符始,世远年湮,代不可考。独扶欢一支,则断自长沙大夫高峰公其人也。公以宋时进士出守长沙,政声卓绝。”另据《桐梓县志》节录夜郎坝应龙山旧祠碑文赵氏谱序:“自唐入播,传及宋代。高峰祖升乔,登神宗时甲第,官长沙。
三、播州杨氏土官政权对桐梓及夜郎边经济社会的影响
从唐代杨端入播到明代万历年间,杨氏土官政权据有播州725年,跨越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桐梓的一部分唐朝的带水县历来隶于播州,是播州最早的三个县之一。宋元时珍、溱二州并入播州,桐梓全境隶于播州。此期间,桐梓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有记载,夜郎边更是无史可查,但可从对播州的研究中管中窥豹。
刘华友《播州经济状况的探就》一文及有关史料(遵义府志、桐梓县志)是这样描述播州经济状况的:
一、有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播州有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土热,多霖雨,稻粟皆可再熟。并且兴修了大量水塘水堰,促进了水稻面积的扩大。南宋时,播州以农业、畜牧业为经济主体,由于十三世土官杨粲统一了“上下杨”之地,实行“治政宽简”政策,开创了播州盛世。宋末,播州先后两次派兵马五千和一万入川抗蒙军,明初,杨铿入朝遵命领兵二万,战马三千随征云南,并于1206年(开禧二年)贡战马三百,黄白金巨万,于宋王朝以供军需等事例,可以从侧面看出播州的富足。元代张长官在夜郎边主持兴修的松坎堰,至今仍在引水灌田。播州的畜牧业,主要养马、牛、羊、鸡、狗、猪,特别是对猪的饲养更为专业化。
二、有较为发达的手工业。主要是纺织业、酿造业、造纸业、制瓷业、冶矿业。纺织业有专业的“机院”,织丝绸布绵;酿酒业普及家庭,以茅台一带手工作坊为甚;造纸业以书本用纸和火纸为主;制瓷业能烧制缸、瓮、钵、碗、灯、壶等;矿冶业方面,能冶炼熟铁。瓷寨等处,冶铁二十四处;有铁户八十六户,每年以自己炼铁为生(《遵义府志》)。随着铁矿的开采和冶炼,铅和银的冶炼也发展起来。铅和银用以铸钱,故播州土司“擅开银场,递年煎银万余千两,黑铝数万担”(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此五业,在桐梓及归化司,其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也是比较成规模的。《桐梓县志·实业志》曰:“县境旧隶巴蜀,明末改土归流,仍属于川。蚕桑之利,发韧较早。考《蜀锦谱》:‘建炎三年,茶马司锦院有南平军真红双窝锦,各色大被褥’等织锦名目”。又曰:“抄纸厂,邑夜、娄里间,以水竹、慈竹制火纸,质美,销川,现尚发达”。“铁厂,分大炉、黄瓜炉,六、七区(七区为娄化里地域)尚多,又分铸钢、铸铧、铸锅、铸生板等厂,现有二十余家”等等。
三、繁荣的商业贸易。南宋时期,杨氏土官政权开通了播州至渝州的大道,使商业活动逐渐频繁起来。播州的商贸,有以粟易盐,有马市交易,有茶叶交易等。马市每年交易数十或上百匹。洪武末,置成都、重庆、保宁、播州茶仓四所,令商人纳米中茶。绥阳茶叶历来“佳者不减吴越”,多销往四川。川盐经过播州进贵州(另从水路綦江经羊磴河进水坝塘进黔北正安等地),使播州成为贵州的经济中心。
总之,杨氏统治播州时期的领主经济及其社会,也是桐梓此时期社会经济的反映。从某些方面讲,也包括了夜郎边和归化司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节 近代桐梓
桐梓近代历史上,最为耀眼的属桐梓系军政集团。有必要对它进行一番再认识。
“有官皆桐梓,无酒不茅台。”在民国时期,桐梓曾涌现了一大批军政人物,曾把持黔政十年,在历史上称为桐梓系军政集团。其中以周西成、毛光翔、王家烈三人最为著名。
周西成1893年生于贵州桐梓,1911年初到贵阳投军,从此开始了其军旅生涯。1913年周西成进贵州讲武学堂学习,1920年被擢升为黔军第1混成旅10团2营营长。周西成是个雄心勃勃的人物,从投军起,他便十分注意抓住一切可乘之机建立和扩充自己的武装力量,升任营长不久,他便利用同乡、亲戚关系,分别委任毛光翔、刘楷森、江国璠、王家烈等人为连长,这样,在他身边便聚集了一群亲信,而这些人后来几乎都成了桐梓系军政集团的骨干分子。周西成始终牢牢抓住同乡、亲党、戚族这根纽带,刻意经营着力培养,形成以自己为首的牢不可破的军政集团,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本军前途,即是大家的前途”,这个集团地域观念十分浓厚,宛若一个组织严密的封建大家族。
1923年底,周西成将所部改称“靖黔军”,又纠集了犹国材、侯之担、蒋在珍、车鸣翼等一批骨干分子,在四川涪陵召集军官会议,正式确定了“群(毛光翔号群麟)、绍(王家烈号绍武)、佩(江国璠号佩玙)、用(犹国材号用侬)”的继承序位,标志着桐梓系集团正式形成。1925年滇军退出贵州后,周西成先后担任了贵州军务会办和贵州省省长等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周西成又以贵州省主席的身份兼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这样,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便成了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军政集团的独立王国。
周西成对内加强统治,扩充军力,对外则联合两广,对抗蒋介石。蒋介石对其割据贵州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故屡次挑起贵州内部和滇黔两省的战争,但都未达到让周倒台的目的。1929年春,蒋桂矛盾激化,蒋介石宣布讨伐桂系,致电周西成,要他“通电表示赞助中央,勿稍犹豫”。贵州与滇、桂两省毗邻,周西成与滇系龙云宿怨颇深,如果再与桂系交恶,势必陷入两面受敌的窘境。权衡利弊后周西成决定联桂反蒋,所以他断然拒绝服从蒋介石,复电谴责蒋介石篡夺了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把国民党变成了个人的工具,甚至扬言东下与蒋一决胜负。蒋介石大怒,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讨逆军”第10路军总指挥,第43军军长李燊为前敌总指挥,统兵进攻贵州。1929年春末,周西成在激战中中弹负伤,落水身亡。年仅36岁。他死后,毛光翔、王家烈先后担任了贵州省政府主席一职。
从1926年到1935年,桐梓系军政集团执掌贵州省政权达10年之久,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国民党中央军跟进贵州夺取黔政,桐梓系也随之瓦解。
作为桐梓系的开山鼻祖,周西成可以说是贵州现代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虽然靠武力起家,却在地方建设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颇有作为,开创了贵州经济史上诸多的第一,为贵州较为薄弱的经济奠定了近代工业的一定基础,在西南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个角度讲,周西成不失为一位有所作为的封建军阀。据载,周西成主政贵州期间,贵州没有通公路,省会城市贵阳落后贫困。为改变这一现状,周西成制订了《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着手实施全省马路建设。
据《遵义市志》记载,民国15年(1926年),周西成开始在本地修建马路,从省会贵阳到周西成老家桐梓的公路首先安排修建,这在当时称为“贵北公路”,当年8月3日还在贵阳举行了开工典礼,第二年春,贵阳至乌江南岸段、乌江北岸老君关至桐梓段分别建成通车,民国17年(1928年),贵北公路建成,并于4月27日在遵义举行了通车典礼。1935年,桐梓至崇溪河、重庆至崇溪河的公路同时竣工,川黔线全线贯通,这条从贵阳经乌江、遵义、桐梓到重庆的路线,成了210国道遵义路段的雏形。
周西成执政对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桐梓县志》是这样评价的:“凡前政府一切苛捐杂款,首公布豁免之。从此夙夜孜孜,励精图治,慎选知事,考取科长、承审、管狱人员,创设征收、市政,旋改公安局,分任其职务,专重其考成。又以财政公开,统一厘税,护商改组稽核、稽征;而又巡员密查,往来不绝,以恤商而除弊。设改进会,以储器使之人才;安架电灯,以耀都市之美观;注重教育,以培国家百年之大计;奖励种植,开挖媒油,以辟地方永久之利源;筑无线电台,布城乡电话,以收远近消息之灵通;设兵工、造币、白药、抄纸诸厂,以广制造而塞漏卮;开桐梓明河,以除历年之水患;设崇武学校,以锻炼军事人才;援湘、滇、四川,以实行恤邻大义。为期三年,百废俱兴,改造新邦,不胜纪述。……时人荣之曰‘西南模范’”
《中华民国革命伟人传》载安顺陈廷棻撰传略:“士安于学,农安于野,商贾安于市,行旅安于涂。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吾黔之人,不自意能得此,而得此竟已一年,於呼!此皆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之赐也。
毛光翔和王家烈继任,虽然没有大的作为,但总体上继承了周西成的治黔思想和政策,使桐梓系军政集团执政贵州的十年,成为贵州近代史上安定、发展的十年。
由于历史的局限,桐梓系军政集团必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们的皇权观念,封建宗法地域观念,反共防共,迫害进步人士,抵制进步思想传播,排斥异己等,这里不再叙述。
桐梓军政集团主政贵州十年的成就,其核心人物周西成起关键和核心作用,没有他,就没有桐梓军政集团。但周西成的成长经历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情况,那就是他童年就读于乡间私塾,他的老师是谁?根据娄氏家史记载,是娄化里的娄鑑平。娄鑑平,娄必昂续的《娄氏家史》记载为岁进士,是否?不去争论,估计是记载错误,应为贡生更为准确。但他一生教学,培养了不少人才确是事实,周西成就是其中的一个。周西成后来的发展,不能说和娄鑑平早期的教育影响没有关系。其它如黄丕谟、王家烈等军政人才,早年也曾是娄鑑平的学生。因为娄鑑平的学识和人品,周西成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娄鑑平去世时,周西成专令狮溪区厚葬之。
黔渝边的开发与建设,与黔渝边人的经济活动、桐梓系军政集团的经济建设是分不开的。在夜郎人活动的年代,夜郎边与他们的生产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唐、宋时交通落后,没有公路,也没有宽敞的马道,黔渝边的联系通道主要是人行小道,还没有形成黔渝大通道,这时的生产力,都处在一个同等水平上,娄殿邦及其后裔开发夜郎边,因地理位置邻近,互相借鉴开发和发展的措施、办法,使两地的联系比其它地方密切。事实上,仔细阅读《桐梓县志》时,就会发现夜、娄二里与南部的三里往来不密,自成相对封闭的社会,当时的夜、娄二里与南部三里比较,似乎更开化一些。与县城距离拉大,是民国时期。桐梓系军政集团主政贵州,对贵州的发展进程促进很大,尤其是对桐梓影响很大。贵阳至桐梓至重庆的马路修通,对桐梓的社会进步,是很大的一个促进。由此拉大了桐梓县马路沿边与没有马路地区的差距。古代社会,那里农业发达,那里就先进。近、当代社会,那里交通方便,那里经济就发达;那里交通不便,那里经济就落后。黔渝边在进入近代社会后,由于交通没有跟上,就逐渐落伍下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近代桐梓长期以传统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为主,商贸及手工业间有发展。
清代乾隆、道光、同治之际,桐梓县养蚕、缫丝、织绸业甚旺,促进了商贸的发展。山西、河南、四川等地远路客商往来贸易,“时载茧来,货绸去,通计岁入不下数十万金”。县内有“洪顺”、“国祯”、“兴顺”等十大商号相继兴起。县产双丝绸名“桐绸”,行销筑、渝、汉、沪各地。在汉口、上海、苏州均设有经营“桐绸”的“同心号”。道光年间,桐梓商人在巴渝(今重庆)设“绸帮公所”。鸭塘、松坎亦曾设立“丝行”。后以产品作伪及养蚕频年失败,业遂衰落。
桐梓以地处川黔交通要道,自清代迄民国中期,由綦岸供黔的川盐,经松坎和羊磴水陆两线入境,辐射遵义、贵阳、正安、黄平、瓮安等地。松坎尤为川盐入境后的重要集散地,“水陆交通,舟楫往来,如鳞如栉”。川、陕商人,在松坎开设“恒昌裕”、“天全美”等盐商大号6家,松坎至清水溪一带,设盐仓进行中转运销。本县及县外部分销盐地所产土特产品和所需部分日用品,亦多经两线出入,沿线商旅往还活跃,常年过夫川流不息,致商业、服务业均颇繁荣。咸丰八年(1858年),松坎抽川盐过境捐税,“每包抽银三钱,得银数万”,显现当时县境商旅经营之一斑。
晚清及民国初中期,炼铁、采煤、造纸、日用陶瓷、纺纱织布、铸锅、铧、炼焦炭等业也日益兴盛。川商亦入境投资设厂,经营铁和煤焦冶炼。县北兴隆区盛产焦炭,“运泸、渝销汽船、工厂”;土纸(称火纸)亦广销川地。县人周西成主黔期间,厉行实业。桐梓有识之士,在民国17、18年间,集资2万多元,先后兴办“兴黔麻棉公司”、“平民工厂”、“启明电灯公司”,所产棉纱、布匹,“出品甚佳,不亚舶来”。麻棉公司后因故停办。继之,平民工厂因故亦停。确为桐梓兴办实业之先河。
30年代,川黔公路贯通,加以抗战军兴,国民政府内迁重庆,滇、黔、川成为大后方;县城位于川黔、滇缅国际通道线上,并处于重庆到贵阳中点。省外军工、学校、医疗等单位相继迁驻桐梓,专署机关及省属一些派出机构也曾先后建在县境,因之,户口日繁,商旅日增,公路沿线市场空前活跃。民国31年,县城从事商业的各同业公会会员达2880人,占县城总人口的19.3%。工业生产,除迁入和新建的国有军工机械、水力发电等现代工业外,酒精、卷烟、腊味、调味等加工、酿造产业,亦随之兴起。后以抗战结束,内迁单位撤走,内战爆发,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飞涨,市场日渐冷落。
民国37年末,全县商业不到1000户。但军工生产留下的水电能源工业,却引动了电石(解放初发展为冶炼锰铁)、造纸等私营工业在是年先后发展起来。贵州的第一炉电石、第一炉碳素锰铁、全国第一炉中低碳锰铁,均产在桐梓。
至1949年12月底,全县7区29个乡镇,总人口354586人,工农业总产值3413万元,粮食总产量60572吨。 财政收入甚微,当年数据不详,到1950年末财政收入86.24万元。
第四节 当代桐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桐梓和全国各地一样,迅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0-1957年。经过三年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扶持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创立全民、集体的工商企业和金融业,组织城乡物资交流,迅速克服了民国政府统治时期遗留的经济衰落、通货膨胀的困难局面。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恢复和发展农业为中心,全县国民经济增长迅速。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5560万元,比1952年增长52.78%,比1950年增长87.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94万元,比1952年增长1.61倍,比1950年增长2.25倍。
第二阶段为1958-1965年。初期受“大跃进”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财政赤字,市场崩溃,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大部分工业被迫下马。经过三年调整时期,全县国民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第三阶段为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全县国民经济长期维持在1965年水平,无大发展。
第四阶段为1977-1997年。特别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开放,全县国民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1997年,全县生产总值128139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128元。
第五阶段为1998-至今。1998年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全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交通等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从农业大县转变为工业强县。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
古娄化里地域的狮溪、羊磴两区(撤区并乡建镇后为六乡镇,以下简称黔渝边)在当代桐梓的建设和发展中,乘着东风,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明清娄化里的开发,与桐梓、綦江、南川一带的社会进程基本一致,民国时期,因交通没有改变,发展滞后,与其它地方的差距逐步拉大。娄化里地域内,发展也不平衡:狮溪、水坝塘一带相对富裕,羊磴、芭蕉等地比较贫穷。这种状况,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干部群众的不断奋斗,得到逐步改变。改革开放以后,今天的这片地域,面貌已焕然一新。
一、修路,改变交通落后状况
黔渝边地域的首要问题,是交通问题。交通问题的解决,始于娄必福任狮溪区委书记期间。一九七三年,娄必福任狮溪区委书记,针对狮溪贫穷的根源——交通不便的问题,组织区委一班人讨论:要想富,先修路。使大家取得一致意见,决定修筑复兴(即水坝塘)至狮溪、复兴至芭蕉、狮溪至界牌接通四川南川小河等公路。区委决定,先修复兴至狮溪的18公里公路,区长娄必钿任指挥长,福官、黄坪、狮溪三公社一副职任副指挥长,劳动力由三公社抽调,口粮自带,集体补助,评记工分。并派人申请国家补助雷管炸药。此公路一九七四年开工,一九七六年完工,历时两年。工程之艰难,是少有的。尤其是水洞至泥塘的一华里公路,完全是悬崖绝壁,从绝壁凿路,费工费时费力,又十分危险,由于注重安全生产,指挥得当,既按时完成任务,又没有人员伤亡。
路修通了,车绕道复兴河趟水来往,没有桥,洪水时车不能过,他又召集区委一班人开会,决定修三岔河大桥,明确由区武装部长陈启万任指挥长,聘请县交通局刘兴国为技术指导。历时一年时间,于一九八0年元旦修通长77米、宽8米、高30米的复兴大桥。
一九八三年初,复兴至芭蕉的公路开工,区委副书记娄恒炬任指挥长(继任者区长梁昌海),复兴、三惠、芭蕉三乡镇一名副职任副指挥长,抽调三乡镇劳动力,14公里的毛路,历时一年多即修通。狮溪至界牌的公路,区委决定由狮溪镇负责,副镇长娄恒均任指挥长,区长娄必钿为指导,一年多时间修完。至此,全区实现乡乡通公路。近些年,这三条公路都修成了油路。(资料连接:第五章《娄必福传》)
羊磴区和狮溪区一样,交通落后,人民群众生产、贸易极不方便。从羊磴到赶水的陆路,要通过木瓜、松坎、九店垭、叉滩,全程100多公里,如果修通羊磴到坡渡的公路,里程只有20多公里。1989年,副区长娄必元担任羊坡公路建设指挥长,组织勘测羊坡公路。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踏勘设计,完成全程27.8公里的图纸设计,1994年县政府立项修通,打开了另一条入渝的黄金大道。
二、治河,保护农田旱涝保收
处于复狮公路之间的黄坪河,洪水年年泛滥,两岸农田被淹没冲刷,使农田越来越少,群众多年盼望治理。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七年,娄必福和黄坪公社共同研究,制定了治理黄坪河上游的方案。黄坪河治理指挥部由公社书记张承孝任指挥长,副书记梁隆海、副社长王绍文任副指挥长,各大队党支部书记为成员,
(插入图五:黄坪河治理指挥部成员在工地召开现场会议,左二娄必福,左四张承孝)
各大队平均抽调100人组成专业施工队伍,由工地记工分,参加大队分配。这些人常年累月开山备料,组织运输,挖河筑堤,娄必福与他们一同劳动,为治理黄坪河洒下辛勤的汗水。治河工程首先从金竹岗打开缺口,缺口宽40米,底宽30米,长、高各20米。1977年,两岸长2000米、底宽5米、顶宽2米、高7—4米的河堤;长60米、底宽4米、顶宽2米、高5米的拦河大坝完工。另外新开水渠两条,总长近800米。河堤完工后,新增农田面积300多亩,需要大量填运土方,人员多,工作量大。娄必福决定把区委办公室及电话搬到黄坪工地,现场办公。按各大队分配劳动人数,分配任务,并号召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参加劳动,大干苦干30天,300多亩农田填土完工,作为公社农场耕种,收获的粮食由公社处理。1980年包产到户时,300多亩土地全部分到各大队。其间,遵义地委副书记熊天贵、地区妇联主任娄义珍带队30多人到现场参观学习。从此,河拉直了,告别了水患,保护了两岸的农田近千亩。近些年,县里继续治理下游,使两岸3000多亩农田得到旱涝保收。
黄坪河是羊磴河的上游,黄坪河治理后,水能资源大为稳定,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沿黄坪河至羊磴河一带,实施了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建起了以泥塘电站、湾塘电站为代表的多个水力发电站,这些电站,都已与国家电网并网输电。
三、植树,防止水土流失
狮溪历来山青水秀,树木葱茏,但解放初期由于人们对山林绿化缺乏认识,乱砍滥伐,大炼钢铁又烧了很多大树,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砍伐无度,致使部分荒山裸露,沃土变瘦,粮食产量下降。以后,人们开始重视植树造林,娄必钿任复兴公社书记的时候,就规定每年每个社员和干部,都要到离公社五十多里的向阳林场植树造林,义务劳动五天。从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九年,共造林6000余亩,修复竹木混交林1万余亩。
一九七七年四月,时任区委书记的娄必福,决定在全区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他和狮溪公社党委一班人共同研究,召开各大队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会议,组织15个民兵连,在瓦房片区的插旗山、灵官殿植树造林。指挥长由公社副书记兼武装部长张承志担任,娄恒均为副指挥长,松、杉苗木由县林业局提供。上山造林人数达2000多人。后经林业局派人用仪器勘查验收,为6800多亩,命名为“八一”林场。二十多年过去了,苗木长势良好,一片郁郁葱葱,早已开始间伐,现承包给当地农民管理。
羊磴区盛产桐子,山上到处是桐子树,但由于一些年收获桐子过多,卖不起价,经济效益不好,人们几乎把桐子树砍光,使本来就贫脊的土壤严重流失,粮食减产,人民更加贫穷。一九八一年,娄义常继任羊磴区委书记,与区长娄义书密切配合,大抓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当年冬天,区委发动各乡农民栽桐子树,用林业三定拨下来的一部分钱作奖励。每公社聘请一个辅导员,专职负责宣传、动员、检查,到一九八三年验收,三年栽桐子树28万余棵,使部分荒山得到绿化。(资料连接:第五章《娄义常传》)
目前,整个黔渝边地区,森林覆盖率已大幅上升。
四、兴农,确保粮食增长
比较贫困的羊磴区和一些乡镇,自然条件差,农业落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人民就开始了脱贫致富的战斗。
先是娄必钿一九五三年任箐坝小乡乡长(后来改为两个大队)时做出了示范。到一九五六年,领导全乡群众土变田300亩,修水塘3口、堰12条,改造恢复竹林1000多亩,收入竹笋10万余斤,水稻10余万斤,包谷50余万斤,黄豆3万余斤,大白豆1万余斤,生漆1000余斤,漆蜡700余斤,蜂蜜1000余斤,基本达到每户牛2头,猪2头,结束了箐坝找不到媳妇,姑娘留不住的旧貌,改变了以往:“箐坝是高山,白天到晚把门关,一天两顿沙沙饭(包谷饭),周围烤起火斑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座月、生病或过年”的日子,贵州日报一九五六年头版登载了《箐坝变了样》的报道。
后娄必钿调任芭蕉乡党委书记,在三年的任期中,重视教育和农田基本建设,领导和组织全乡人民,新办了芭蕉民办中学、十二间民办初小,巩固了芭蕉完全小学。三年造林场三个,大面坡1000余亩,帽儿顶、梨园坎3000余亩;土变田1000余亩,坡变土3000余亩;修筑水库3个,堰10余条,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和芭蕉街上自来水的供应。一九六九年底,又调回芭蕉公社任书记,仍然紧紧抓住农田基本建设不放,改土变田2000余亩,坡改梯3000多亩。使贫穷的大面坡田湾组每户增添一亩水田,临店、竭马店、长岩等组增加土变田300余亩,改变了芭蕉原来要有客人到家才能吃到米饭的历史。(资料连接:第五章《娄必钿传》)
羊磴是全县条件最差,人民生活最贫困的边远山区。当地流传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沙沙米,嘴里满口梭,穿的襟襟吊,睡的烂铺窝,生活太艰苦,干部思想多……”这是对羊磴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七十年代,娄必达任羊磴区委书记。在九年的任期中,为解决羊磴群众和羊磴中学师生过河难的问题,支持羊磴公社筹集资金搭起了钢丝桥。为解决羊磴群众出行问题,组织群众维修松狮公路,开通了班车。为解决羊磴供电问题,开工新建鲤鱼河400千瓦发电站,在继任娄义常、娄恒炬等领导相继组织指挥下,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建成发电。现电站已正常运转20多年,并入国家电网。
一九七六年冬开始,娄必达率领全区人民农业学大寨,土改田1100多亩。同时大抓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到一九七九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470万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一倍。(资料连接:第五章《娄必达传》)
一九八四年娄恒炬继任中共羊磴区委书记。集中精力抓农业生产,大力推广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一九八五年,羊磴区“两杂”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粮食出现了历史上的大丰收,第一次向县政府提出不要一斤回销粮、救灾粮,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连续几年狠抓农业生产,使羊磴从长期缺粮变成粮食自给有余,由此又推动了生猪等畜牧业的发展。使坡渡、羊磴、湾塘部分村被誉为全县生猪基地。此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促销煤炭焦炭,不仅使企业增收,还使区财政有了稳定的财源,年年超额完成财政税收任务。(资料连接:第五章《娄恒炬传》)
在遵义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历史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遵义地委书记梁明德大力倡导和推进“农业技术五突破”。 即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要有突破,两杂良种推广要有突破,水稻两段育秧要有突破,冬水田实行半旱式栽培要有突破,玉米地膜育秧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要有突破。狮溪区与全地区一样,快速推广和普及,使农业生产发生了一场科技革命。(资料连接:附录一:娄方德《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促进遵义市粮食生产稳步发展》;附录二:娄必元《任职三地,倾力建设》)1990年地委农工部长李道德到狮溪检查农业生产时称赞:“狮溪地区的规范化种植在全地区水平也是很高的”。“五突破”适用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使狮溪地区粮食生产有了重大突破,产量大幅度上升,名符其实地成为全县的产粮区。如今,狮溪镇的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万吨左右,人均年产粮食1000斤。
“十五”期间,国家开始了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取消“三提五统”等税外收费,改革农业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2600年、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如今的黔渝边农民,一年的粮食产量能够吃两年,粮食年年有余,已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向着小康之家迈进。
五、采煤炼焦,做强煤焦产业
黔渝边的羊磴、木瓜、桃子荡一带,煤储量十分丰富。桃子荡、南桐煤矿等地和企业解放初随兴隆区划入重庆万盛特区后,直接为重庆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能源动力。桐梓县政府根据羊磴、木瓜的煤储量,开办了一系列煤矿,其中以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国营铁山煤矿为代表,为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建设日新月异,能源需求不断加大,加上民营资本的崛起,有钱投资,使桐梓全县煤焦产业得到不断发展。目前为止,羊磴镇有煤炭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的羊磴、龙华、黔渝、滴水岩、羊岩5家煤炭企业,木瓜镇有年产15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万顺、蔡家塘、宏大、立蓥、水银5家和万顺精煤洗选厂1家,狮溪镇有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坤鼎(建成于2002年)、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吨的兴隆(兴建于2008年)两家煤矿企业。羊磴、木瓜的洗精煤远销重庆、广东、湖南等省。羊磴和木瓜都成了煤焦工业大镇。以上煤焦企业,为全县工业产业的发展和财税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当代桐梓的建设中,娄梁二姓族人完全融入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建设洪流之中。狮溪的人民,以娄一(地下党员娄恒元)、娄忠、娄义伟、娄义江为代表,把柏箐林区的优质方竹林发展到四万余亩,方竹笋产值达2000多万元。以此为示范,带动了全县24个乡镇中的19个乡镇种植和发展方竹产业,使全县年产方竹笋1.5万吨,笋、材产品产值达2.8亿元。据预测,到2020年,全县竹林总面积将达100万亩以上(其中方竹林面积达50-60万亩),方竹笋产量达5万吨以上,笋、材产品产值达10亿元以上。羊磴镇、木瓜镇的煤炭业、炼焦业,不但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支持了县里的财政收入,还催生了县境以娄义明之子李武斌为代表的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增强了人们战胜困难,勤劳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今日的水坝塘镇,也正在建设成为全县的三个副中心之一。
在桐梓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养育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娄氏族人,娄氏族人没有忘记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用智慧和双手,用勤劳和汗水给以回报。如今,以娄义常、娄义勇、娄必元、娄必伦、娄义斌、娄必强、娄成林、娄方信、娄方杰、娄赢政、娄义伦为代表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以娄作坦、娄必怀、娄新慧为代表的企业经济管理人员,以娄七林、娄义凡、娄方刚等为代表的村镇带头致富人员,以及娄梁二姓各条战线的人们,努力战斗在各行各业,他们在县城、在乡村、在大山中、在深谷里、在坝子上,绘出美丽的图画,编织安乐的家园,打造舒适的生活,建设和谐的社会,使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变得年轻而富有活力。
第六节 綦江、万盛与南川
与桐梓县毗邻的重庆市綦江区、万盛区、南川区,也是娄氏族人生活和繁衍的地域之一,在此地域生活的娄氏族人,与桐梓的娄氏族人,共同为黔渝边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綦江与万盛。在2011年10月以前,一个是重庆的属县,一个是重庆的区。万盛,在解放前,一半地方隶属于贵州桐梓县第六区,也就是兴隆区,明清时代的娄化里地域和人员部分划入其中。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55)国政常字第6号文批准,由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解放前的第六区)及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个镇6个乡及綦江县青年乡、建设乡、金灵乡(包括南桐煤矿、东林煤矿区域),建立重庆市市辖区重庆市南桐矿区。1993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万盛是重庆的重要能源煤炭基地,多个大型矿区建设在此。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重庆市
万盛区和
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万盛区和綦江县合并,成立綦江区及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后,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连
南川区,南接
贵州的
桐梓县和
习水县,西临
江津区,北靠
巴南区。总面积约2744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213770人(2010年底)。辖5个街道、25个镇
綦江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华蓥山帚状山脉向南倾没、大娄山脉向北延伸之间,属喀斯特地貌。地貌特点是:南部高、北不低,边缘高、腹地低,以山地为主,有部分丘陵。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约70%,丘陵约占30%。境内最高点海拔1973米,位于黑山镇狮子槽东侧山峰;最低处海拔188米,位于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全区平均海拔920米,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市江口注入长江。其地理条件多与桐梓相仿。
綦江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是重庆南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境内工业发达,机械、冶金、能源、煤化工和食品加工等享有盛誉;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达几十处,其中有万盛石林和黑山谷两个景区是
国家AAAA级景区。(插入图六:黑山谷风景)笔者曾到两景区旅游考察,那里娄氏族人众多,他们依托两景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辛勤劳动,正在走出一条山区致富之路。
綦江是重庆的矿产、能源基地。境内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0亿吨,占到了重庆市总量的40%以上。綦江是全国的200个重点产煤地之一,是重庆的电煤供应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战需要,綦江铁矿、南桐煤矿、东源钢铁公司、綦江齿轮厂、103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企业,在这一时期相继成立或渐成规模;解放后,重庆钢丝绳厂、重庆铝厂、打通煤矿、松藻煤矿,南桐煤矿等企业先后落户綦江及万盛;三线建设时期,又有多家军工企业迁到綦江。到改革开放前,綦江已经形成了能源、冶金、齿轮机械三大产业,成为重庆市的重工业基地。多家企业成为“重庆工业50强”企业。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綦江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綦江GDP实现220亿元,一、二、三产比重调整到15:48:37,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重要阶段。工业总产值实现2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亿元。其中,生活在綦江区的上万娄氏族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例如在綦江比较有影响的娄必发一家,六个儿子:娄义明、娄义军、娄义强、娄勇、娄义、娄建,都成为企业家或个体老板,都为綦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个家庭,在娄必发、张宗秀夫妇的教育和培养下,产生了娄义军、娄勇两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亿元级企业家。再如万盛开发区的企业家娄永盛、娄义平、娄方强等,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目前,娄氏族人与綦江区120万人民一道,正着力培育煤化工、冶金、齿轮机械、能源四大百亿级支柱产业,力争在2020年前形成400亿煤化工产业集群、200亿机械加工产业集群、200亿冶金产业集群、200亿能源产业集群,把通惠食品工业园打造成西部唯一、全国领先的食品加工基地。
二、南川。南川区位于
重庆市南部,介于北纬28°46′至29°30′、东经106°54′至107°27′之间,东南与贵州
道真县、正安县、
桐梓县接壤,东北与
武隆县为邻,北接涪陵区,西连
巴南区、綦江县、万盛区。南川有1360多年的县治历史,1994年撤县建市,1997年成为重庆市的地区
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撤市设区。幅员面积2601.92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辖3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
南川境内多山,地形以山为主,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雷石公路为界,以南属大娄山脉
褶皱地带,呈中山地貌;以北系
川东平行岭谷区,呈台地低山地貌;沿线为低山漕坝地带。南川最高海拔2251米,最低海拔340米,城区海拔550米,垂直气候明显。属于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
日照127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85毫米,
无霜期为305天。
南川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煤、铁、
铝土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铸型用砂岩、陶瓷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砖瓦用
页岩、方解石、
萤石、滑石、
硫铁矿、耐火粘土、水泥配料用页岩、化肥用砂岩、镓、饰面用大理石、地热等20余种,其中,铝土矿储量居重庆第一位,已查明储量达到1亿多吨,
远景储量3亿多吨。
煤炭查明矿产地15处,探明储量2.05亿吨,
南川,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区旅游资源中,金佛山集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于一身。是南川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金佛山属
大娄山山脉,又名
金山,古称九递山,由金佛、箐坝、柏枝(后两山在贵州桐梓县狮溪镇境内)
三山108峰组成。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
风景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
保护区面积522平方公里。主峰风吹岭
海拔2251米,是大娄山脉最高峰,金佛山就如高昂的
龙头雄踞在这条山系的北端。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把层层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如一尊尊金身大佛闪射出万道霞光,异常壮观而美丽,“金佛山”也因此而得名。山上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多达5099种,其中银杉、银杏、大叶茶、
方竹、杜鹃王树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被誉为“金山五绝”。(插入图七:雄奇的金佛山)
2009年,南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05亿元,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9.46亿元。按
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370美元。
在这块土地上,桐梓县狮溪镇、水坝塘镇、芭蕉乡的数万人民与南川人民世世代代密切往来,结下了共同建设、共同开发的传统友谊,三乡镇的土副产品,一般都销往南川。由于一衣带水,相互结成姻亲关系的也为数不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情关系。在节日期间,走亲串友,络绎不绝。娄氏族人在南川县城和不少乡镇均有分布,他们也为南川的建设和发展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勤劳致富,一些人率先富了起来,过上了小康生活。其中,产生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亿元级企业家娄全生先生。
总之,在桐梓北部、重庆南部的黔渝边地区,这片热土养育了数万娄氏族人,娄氏族人也用智慧和汗水建设和回报着这片热土。目前,随着重庆两江开发新的历史进程,这片热土已成为重庆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载 娄山文化研究会 《娄山魂》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