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邀请去汇川区山盆落炉徒步,不用考虑就爽快答应。为什么呢?因为对那里有些了解,那里有一些故事,但一直没去过,很想去实地看看,印证一些传说。有了这样的动力,这一次户外显然是愉快的。
落炉,怎么理解呢?以前叫陆卢坝,古时候是陆姓和卢姓两姓几户人居住的地方,后来改为落炉,没有记载什么时候改的,也没有记载为什么改。一说是太上老君的练丹炉落到了这里,使这里炎热难忍,所以叫落炉。我的理解是:因为这里海拔低,很热,像火盆一样,穆氏在这里落业,如落进了炉子里,所以改为落炉。这只是我合理的猜想,没有依据。
这次落炉之行,是遵义的健康快乐户外群发起的,由于山路崎岖,几十公里的路程,大车载着37人竟然跑了足足三个小时,这那里是现代化的交通?不过还好,驾驶员技术熟练,一路平安到达。这张照片(插入照片),就是落炉的古老大门。
现在该来讲讲落炉的故事了。
据穆氏族人自述,公元874年,由于南诏入侵和占领川南播州(现遵义),朝庭命祖籍河南的左臣穆星民率兵征讨,将至,大战芦村坝(今习水),马失前蹄,平蛮弗克,殒於芦村;继命镇臣穆星天(穆星民之胞弟,时为鄱阳镇守)续戊平叛,同杨端分由两路夹征,穆星天大军所向披靡,大战乌水(今乌江)一举收复播州,随后杨端带兵从泸州而来,摆酒庆功,设下鸿门宴,穆氏父、子、婿赵蒲江三命俱丧於酒筵之下。人命关天,军心难平。僖宗见南诏己平,遂搅稀泥,赐穆星天为国公,建庙以祀。封穆、杨两军分疆而治,以娄山为界。 穆家军获封播州食邑千户之爵,落业白田坝,屯兵老鹰岩穆家寨。同化当地僚人共同耕耘一方封地,历三百四十多年,形成播州巨姓望族,穆家军的聚居地在今遵义湘江河流域,史称穆家川。
宋嘉定十二年,杨氏土司杨粲以穆氏第十代孙穆永忠“大量侵占公家田”为由举大军征讨,“斩永忠,归其田”。 穆星天后裔在穆家川生息繁衍十四代仅存穆朝俸、穆朝荣、穆朝华、穆朝国弟兄四人,躲藏在娄山深沟野箐,辗转隐居桐梓“夜郎姐丈赵府中,后落业响水田”。穆氏落业桐梓官仓响水田后,开疆辟土,集谷营生,安居六辈,人丁发旺,渐渐在响水田成为旺姓大族。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1年)中国大地爆发了红巾军乱。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明玉珍的部队转战湖北、湖南、江西。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明玉珍在渝州(今重庆)称帝建都,国号大夏,响水田长官司长官穆琴认为非正义之举,拥兵不降,初战失利,家兵阵亡上百人。穆琶、穆夬、穆庸、穆雷、穆霆、穆珊、穆瑚等弟兄星夜杀驴祭天,将房屋改作家祠,上千亩田产改作祠业,请僧供奉。将铜锅一破,各执一片,手足分离,各觅天涯。其中,穆夬(guai)、穆庸兄弟带领家丁家眷,一路往北,在桐梓河岔水扎下大营,以观态势。一天,他们顺观音寺河峡谷而上,在崇山峻岭中发现一个小盆地,四周刀砍斧削,势如铜墙铁壁,叫陆卢坝,是一个藏兵布阵的好地方。哥俩回营后商议,确定在河滩比武定乾坤,家丁作评判。穆夬比武领先,按照诺言就此扎下大营落业。后来比武滩叫作大营滩,陆卢坝改为落炉坝。穆夬一支在此繁衍后代,已达22代,600余年。
这里,还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红三军团和红九军团各一部先后经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红军故事,还有红军战士的忠魂长眠于此。
1950年8月15日(农历),落炉迎来解放。说起落炉的解放,为什么比其它地方将近迟一年?还有一段故事。1949年11月21日,遵义获得解放,但解放军16军又奉调入川,没有来得及剿灭落炉的国民党土匪。当地以晏子高、漆文彬为首的土匪,乘机勾结地主豪绅、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地痞流氓、区乡保警,大势宣传共产党“共产共妻”“投俄卖国”,散发蛊惑人心的反动标语、传单,胁迫一些无业游民,组成一支为数不少的“反共救国军”。昼夺夜抢,派粮派款,并经常袭击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小股的解放军,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老百姓期盼早日解放。
1950年3月中旬,解放军一个排从仁怀三合区出发攻打落炉,还未到河边,早已埋伏的数百名土匪枪炮齐鸣,封锁渡口,解放军寡不敌众,牺牲了一个战士,天将黑时,解放军击退一小股土匪,占领了金风阁庙顶,埋伏隐藏在庙里。第二天,土匪调集十倍于解放军的匪徒包围并冲进金风阁庙里,连人影都没有一个,解放军早已转移。7月,又一队解放军,从仁怀同一地方出发,到达落炉水堰坝,佯攻落炉,只用六0炮向土匪开了三炮,土匪便闻之丧胆,蜂拥出逃,溃散各地,再也不敢盘踞落炉了。农历8月15,一个连队的解放军和一个营部机关的官兵分多路入村,解放了落炉。从此,落炉获得了新生!
由于这里四面大山,中间只一小盆地,土地稀少,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向外发展,寻找出路;又加上穆氏先人重文重武,亦工亦农,所以重视教育,培养子女读书成风,然后走出大山,谋生繁衍,成就事业。
穆氏及落炉的教育,起于私学,四十年代,落炉人紧跟时代步伐,废私学兴官学,有了现代小学教育。在抗日峰火中,偏僻的落炉和全国一样,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救亡,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教师们在课堂上讲授岳飞精叫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马占山血战敌寇、十九路军将士誓死保卫上海的故事;教唱《义勇军进行曲》、《黄水谣》《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每逢四、九赶场,师生举着写有“打败日寇”、“还我河山”、“捐献救国”、“支援前线”等口号的彩色三角旗,上街游行,在集会上慷慨演讲,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唤起乡民的爱国热情。并捐钱捐粮,帮助一批又一批痛失家园、背井离乡的难民过境逃难做了大量好事。解放后,落炉教育更上一层楼,小学、中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里的子女学习风气浓厚,中考高考成绩不错,前几年统计达300余人。
落炉虽然是一个小盆地,但一条桐梓河和两夹岩把这小盆地划为两半,人们进出落炉,总是离不开那冬天搭春天撤、春天撤冬天又搭的木桥,交通极为不便。即便这样,落炉,曾经是遵义至泸州古驿道上一个热闹的驿站,近代社会,随着遵义——仁怀——习水、遵义——桐梓——习水公路的修通,古代南来北往的闹市变成了一个非常偏僻的死角。在悬崖峭壁、百丈深渊两岸的两夹岩峡谷建桥,改善这里的交通,成为两岸多少代人的夙愿。改革开放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两夹岩两岸开始了落炉大桥的修建。2003年8月8日,落炉大桥竣工。此桥长146米,宽9.5米,拱跨100米,距河流水面高160米,从此,一桥飞架两岸,天堑变通途!
到了这里,果然四面大山,还有深深的峡谷,盆地很小,已养育有3800多人,人均不足三分地。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这里的发展。但这里的人很朴实很热情,问我们从哪里来,并主动给我们指路,观看一些景点。
我们站在落炉大桥上欣赏峡谷的风光,看见大桥旁边一废弃的铁索桥,据说是解放初架设的,如今已经成为古迹一样的铁索吊桥经风雨锈蚀,已经不能过人,长年供人们参观。桥下,一条美丽的河流,大家说,像九寨沟的水,美得像蓝宝石。这条河称为桐梓河。这是桐梓、仁怀、播州区三县区交界的地方,又叫鸡鸣三县。
在老乡的指引下,大家朝着山腰的观音洞走去。参观了观音洞,又朝河边走去。下河边的小路,虽不算很陡,也出了一通汗水才下到河边。这里的确很热,没有一丝风,也没有太阳,阴天也是闷热,体会了为什么叫落炉了,真像落到了火炉里。
在河边的草地上,既观景吃饭又遥想当年解放军过河打土匪的情景。在桐梓河与另一条河的交汇处,玩了个够,开始上山返回落炉街上,又是满身大汗。嘿嘿!又一次体会落炉这两个字的自然含义。
一天的行程,就要落下帷幕,抓紧拍摄几张照片,还要坐三小时的车才能回遵呢!虽然收获不小,但等待大家的又是弯弯曲曲的山村公路。
作者:娄雪阳 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落炉的故事》 原载《娄山魂》杂志2018年第二期